中新網杭州1月6日電(張煜歡)臘八將至,種在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溪口村,鄉村“鑫藏修公益書屋”內熱鬧非凡。公益一場名為“慶臘八迎新年”的書屋詩會在此舉行,村民們在淡淡墨香中創作詩歌,墨香抒發心中的飄特派詩意。創作結束后,把文在朗誦環節上,化鄉伴隨著竹笛聲聲,種村民上臺用鄉音誦讀著或激昂或抒情的鄉村詩句,表達著對于這片土地以及生活的公益熱切情感。
此情此景,書屋如今在百丈鎮時常上演。墨香
“只有把文化‘種’在鄉村、飄特派扎根生長,把文讓文化魅力滋養更多百姓,才能讓鄉村真正煥發出新的活力。”民革中央委員、余杭區文化特派員、“鑫藏修公益書屋”創始人金旸說。
2024年5月,浙江在國內首創文化特派員制度,選派具有高水平文化素養及文化專業特長的個人到鄉鎮(街道)送文化、種文化、育文化,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生活。
“其實我和鄉村的緣分,早在20多年前就已開啟。”金旸說。
從2000年起,金旸就在杭州郊區多所鄉村小學開展公益講座活動,引導青少年課余閱讀。20多年來,她的腳步遍布浙江40多個縣(市)百余所小學,公益講座次數近2000場,聽講學生達20萬人次。
2019年,金旸在百丈鎮溪口村開設公益閱讀講座時,發現當地村民十分渴望閱讀,但缺乏閱讀和文化交流場所,便拿出積蓄,籌借資金購置大量書籍,把一座閑置的村衛生站建成了擁有23000余冊藏書、環境清幽的公益書屋。
清晨,百丈鎮溪口村村民王小彩準時來到家門口的“鑫藏修公益書屋”上班。開門、打掃、整理書籍,一系列準備工作完成后,她便沉浸在書海中,享受閱讀的樂趣。“愛上閱讀之后,我感覺自己的內在世界完全不同了。”王小彩感慨道。從一個小學未畢業、大字不識幾個的普通村民,到如今閱讀流暢、談吐自信的“書屋管理員”,王小彩的變化令金旸無比欣喜。
金旸介紹,公益書屋以童書、文學和農業類書籍為主,每一本書都精挑細選。為了維持公益書屋的正常運轉,她一次次地奔波于距離杭州市區50公里的小山村。如今的公益書屋已是百丈鎮規模最大的鄉村閱讀基地,還吸引了一批批城鄉兒童來此進行閱讀和文化體驗。
2024年7月,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受邀來到百丈,與鄉村的孩子分享他筆下的精彩故事,開展面對面的文學交流。2024年10月,金旸組織溪口村民開展“書寫家鄉好故事,百首詩歌講百丈”活動。在她的鼓勵和指導下,村民紛紛拿起筆,將自己的情感與故事融入詩歌之中,用簡短而真摯的詩句表達對家鄉的熱愛和對文化的傳承。
詩會現場。受訪者供圖“其實我本身也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,出版過20余本書籍,所以我格外關注鄉村兒童的精神生活。”金旸說,“不僅是百丈鎮,我們還在浙江多個鄉鎮、街道舉辦公益讀書會、文化講座等活動,讓鄉村百姓,特別是鄉村兒童享受文化的滋養。”
去年起,金旸以余杭區文化特派員的身份與溪口村展開深入交流,在村民中招募并培訓閱讀推廣志愿者近百人,組建起“書香潤苗”鄉村青少年兒童閱讀志愿者服務團隊,活躍在多個鄉村開展活動,為鄉村培養未來文化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。不久前,2024年第三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發布,金旸榜上有名。
“新的一年,希望公益書屋能播撒下更多文化的種子,希望在鄉村的土地上,每個人都能擁有詩意的生活,成為書寫自己生活的詩人。”金旸說。(完)